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

粽子的好味道

在這個端午節前的周休假日,

猜想許多家庭正忙著包粽子,

無論是剛要準備包粽子;

或是正在包粽子;

還是已經在吃粽子,

都可以把過程當成是正念練習。

例如:怎麼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?*

先覺察自己想吃南部粽、北部粽?

再考慮要買長糯米、圓糯米?

以及感覺自己想要甚麼樣的餡料?

*首先浸泡乾貨餡料得覺察泡開的程度,

接著熱水燙洗粽葉感覺其柔軟度〈竹葉或月桃葉都要刷洗乾淨〉,

然後感受整個掏洗糯米的過程〈糯米浸不浸泡視個人口感而定〉,

炒料與調味是粽子內餡的重要關鍵,

開放觸覺感受乾料是否已經泡透?

打開嗅覺讓身體告訴自己香菇是否煸夠了?

一點一點的加進各種調味料,

試味讓感覺告訴自己甚麼是適當的濃淡?

當一切準備就緒便可以開始包粽子了。

粽子要怎樣拿捏才不會歪曲變形?

如何掌握手的動作才能包出等腰三角形?

包粽的扎實度與粽線的鬆緊會如何影響口感軟硬度?

看似繁複的包粽子廚藝也是可以條理分明的覺知練習,

當粽子包好究竟要煮多久才會熟透呢?

請留意空氣中溫、濕度變化及氤氳的粽葉香,

用我們的眼睛看、耳朵聽、身體接觸、鼻子聞,

等待煮好粽子我們就可以掛著放涼及試吃,

這時是聚焦口腔、舌尖的時刻,

試著留意嘴巴裡口水的分泌,

是先有想法、感覺還是先有味覺?

嘗試用筷子感覺粽子的軟硬度,

並緩慢細細咀嚼去感受糯米的Q度,

不服來辯甚麼才是粽子的好味道?

當下只有充滿正念覺知的你自己才知道!

 

*包粽子基本材料:粽葉、粽線、糯米、餡料〈香菇、花生、蓮子、栗子、素肉、蘿蔔乾……自己想吃的都可以〉、調味料〈素沙茶、香菇魯、油、醬油、糖、鮮味炒手、五香粉、白胡椒……自己想吃的都可以〉

*包粽子簡易流程:購買材料、浸泡餡料、燙洗粽葉、洗米、炒料、包粽、水煮〈南部粽〉、放涼、品嘗

 

@靜觀自在 @幸福分享

 

#端午節 #包粽子 #正念練習 #好味道靜觀自在   @幸福分享








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

再生床

對一個念舊的人而言,要他丟棄收藏物談何容易?但是若能轉換收藏的形式,也許就可以在單一的保留義意上,創造出舊物件的新價值。

在此次整修房間的規劃中,除了想以大通鋪向童年成長環境致敬外,還有青少年階段的上下舖設計,這兩者其實是一個整體,下鋪是大通舖的部分,上鋪則是另外再加上一張床,這床上鋪其實並非全新製作,而是來自一張舊床架的改裝。

這是一張具有60年歷史的舊床架,印象中是爸媽結婚時請人訂製的新人床,其主要材料是桃花心木,橫樑部分可能因缺失而有混用柳安木的情形,事實上其作工稱不上精美,但即使經過多次搬遷,卻也一直被保留下來持續使用。

30幾年前,我家買了現有的房子,搬家前,我特意將原為5x6尺的床架,第一次改為4x6尺作為單人床使用,直到近4-5年才被拆解閒置,我想趁著這次裝修讓老床架有重生的機會,因此,再一次將其修改為3.5x6.2尺的加大單人床尺寸。〈目前常見床墊長度為6.2尺〉

由於原有的縱樑尺寸較短,在沒有預算使用相同材料的形況下,只選擇以柳安木角材替代,因此除了床頭是局部修改外,其他結構可說是舊料新作的方式。正因為床架不同於裝潢屬於家具類,製作上多採用榫接的方式,所以塵封多年的雕刻工具,現在終於有了用武之地。

傳統的榫接其實十分費工,然而這也是木工工藝的重要表現,幸好現在有電動工具輔助,可以為純手工節省許多的時間與氣力,但若想要做出精美的家具,還真的需要慢工才能出細活呢!回頭來看看自己榫接完成的床架,有些細部仍需要刨刀整修,雖然整體上還算差強人意,自己用寬鬆的標準驗收,只能說兜得起來就好囉!

原本計畫借用書架作為上鋪的階梯,當裝修逐漸成形後,發覺階梯書架的型式不敷使用,因此決定改變原有的設計,另外製作一支小梯提供上下舖之用,於是又再一次上演舊料新作的戲碼,於是就將原有的縱樑對半剖開,物盡其用的結果,恰好足夠完成小梯子的製作。

在裝修的過程中,我總是想著老物件若是不要被拋棄,那要如何使其獲得重生再利用?尤其,這之中還包含對過去生命經驗的情感與記憶,如果是你來處理這些老舊物件,不知道又是會怎麼做呢?

 @百工作坊 

#念舊 #收藏 #義意 #價值 #搬遷 #保留 #物盡其用 #拋棄 #重生 #再利用 #情感 #記憶




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

恭敬的晚餐

已經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?

總是隨意的將食材放進鍋子,

接著按下電鍋的開關,

等待十五、二十分鐘之後,

就可以輕鬆的開動吃飯,

同時,也是自動完成吃飯這件事。

今天終於提起精神專注做飯,

慎重地帶著一份對食材的恭敬心,

當下充分打開自己的感官系統,

也就是進到正念的練習狀態,

如此覺知的結果就是不一樣!

接下來,同樣也是帶著覺知吃飯,

真的,好味道只有自己知道。

 

@靜觀自在

 

#恭敬心 #隨意 #電鍋 #自動 #專注 #感官 #正念練習 #覺知 #好味道




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

正念看待靈動現象

關於身體不自覺的晃動,可能出現在靜坐、冥想或身體工作過程,有人覺得有神靈叫靈動,回到生理現象的是氣動,練氣功的稱自發功,回到催眠就是意識到一旁休息,潛意識活躍起來的一種自然現象;另外,當身體是疲累的狀態,身心放鬆也會出現晃動的情形。

 

當心靜下來後,許多人會發覺身體不自覺地晃動,或是感到身體內有一股氣的流動、能量的流動,如果心裡想著要請神入體,就可能引發身心同頻共振,越相信神靈連結,振動也越來越強烈,接著就神明降駕發起來囉!〈這是一種現象,在此不討論有無神靈。〉

 

當然,回到正念的角度〈也可以回到中正狀態的內在中心〉,現象只是現象而不是自己,只要看著現象生滅,如果跟著振動起來就是失去正念了,可以回到呼吸作為定錨〈回到自己的中心〉,現象不會永遠存在,而是會自然消退,所以,回到正念、回到中心,就是繼續專注覺察的練習。

 

靜坐、冥想、與自己連結如果發覺身體有晃動,若去觀想光、能量、仙佛,都可能會使人進入催眠狀態,所謂走火入魔也在這種情形下發生,所以若想停止晃動,是不去回應晃動的現象,而需要單純的回到呼吸、回到自已的中心。

 

氣動、靈動一般是出現在靜坐、冥想、與自己連結練習的初期,當自己有定力了,能維持在呼吸定錨、自己內在中心了,晃動的現象會逐漸消失,甚至就不再出現了。〈如果出現,很可能是正念覺知的功夫退了~

 

@靜觀自在

 

#純屬個人見解 #存而不論


 


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

去探險

記得小學一、二年級的時候,我跟鄰居借了一輛通勤車,小小個頭騎著大人的單車,從當時的青年路口沿光華路轉五福路,一路傻傻地直騎到愛河畔,然後再原路折返回來。那一個下午,大人半响找不到我的人,當我回到家的時候,大人責問我跑去哪裡了?我回答說:「去探險!」

 

也許是生命裡流淌著挑戰界限的基因,因此某些被視為禁忌或危險的事情,即使需要冒一些結果自行承擔的風險,我仍然可能會去嘗試看看。202255日,55歲的中年大叔,挑了一個工作空檔,春夏交接氣候涼爽的黃道吉日,騎著借來的白牌機車,踏上24耐環島的旅程。

 

這是我第2次機車環島,回想30幾年前剛退伍,獨自一人七天六夜的行程,拜訪台東、基隆、桃園龍潭的同袍弟兄與服役時的同事,最後還在台南小舅家留宿一晚,當時沒多少人在走環島行程,如今環島行程已經是熱門路線,無論是徒步、腳踏車、機車、汽車都有人走,走法也是五花八門,大圈環、小圈環、切西瓜環、Z字環、24耐、12耐、四極點、日行千里……,眾多騎車環島的社群更是提供了許多經驗與秘笈。

 

所謂24耐環島,是指要在24小時內完成環島一圈的挑戰,一般有分大圈跟小圈,大圈是沿著濱海公路繞行,有些還會配合台灣東西南北的「四極點」環島,無論順行或逆行都頗有難度,除了要有精神與體力外,更要有個鐵屁股能連續一天一夜坐在機車上,因此挑戰成功很不容易,挑戰失敗也不丟臉,因為已經瘋狂一次了。這次我選擇大圈環島24耐,白牌機車不比重機耐操,加上對於環島路線並不熟悉,因此一開始就沒非得完成24耐的意圖,反正騎就對了!

 

肯定有人會質疑為何要做這樣的活動,既傷身又危險云云……。當然,不做不會怎樣,做了對當事人卻很不一樣,那就像是攀爬內在的一座聖山,有非去不可的想望。君不見在聖母峰的登頂路上,矗立了多少的「人」行路牌,若問他們為何要去?我想,會不會得到「你自己來走一趟就知道」的回答呢?

 

換騎電動機車已經兩三年,市區行走很舒適,可惜無法跨縣市,為了環島我特別跟家人借了機車,儘管我連鑰匙開油箱蓋或車座墊的方向都還沒能搞清楚,卻已經是要騎著出門去環島了,這讓我在市區走走停停的錯頓中,差點就要騎到暈車。幸好離開市區往新園慢慢適應車況,加上路況也變得順暢起來,終於逐漸進入騎車環島的身心狀態。

 

由於是24小時的耐力挑戰,根據成功車友的經驗分享,時間必須掌控的非常嚴格,尤其是大圈環島,更需要減少停車加油、休息、飲水與用餐的時間,我為自己準備了麵包、香蕉、番茄、蘋果與飲水,就算中途沒有補給,也不至於餓著或渴著。另外,我也準備了手機架、運動攝影機、行動電源作為導航與紀錄,如果認為我是說走就走,那可誤會大了,事實上我是已經謀劃許久,可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瀟灑喔!

 

逆行的環島路線,可以欣賞沿途的海岸風光,也許是疫情的關係,白天的路上可謂人車稀少,在蘇花起點遇到同樣環島的車友,他背上背著幾個朋友的照片,字卡上寫著:「環島中,朋友都帶上,以上都說沒空……。」這真是幽默有趣的旅途風景,畢竟機車環島需要一點勇氣與衝動,誠如「有些事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。」這是環島電影「練習曲」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,而台灣環島的風氣,正是從那時候開始盛行起來。

 

一群人環島,跟一個人環島也有很大的差異。我想不到能邀甚麼人一起瘋狂,一天一夜的精神體力負荷,光是提出來就會令許多人感到怯步,所以決定就一個人走。白天的行程還好,晚上走在台2線東北角濱海公路,某些路段沒有路燈照明,僅靠著機車大燈確實會令人產生害怕恐懼的壓力,夜晚的西濱沿海公路也好不到哪裡去,台61線部分路段施工封閉,繞了路後很容易導致迷航,全靠地圖導航還能越走越偏僻,因此,獨自一人24耐環島,最好是有顆大一點的心臟。

 

在時間、精神、體能的壓迫下,機車24耐環島跟馬拉松賽跑一樣都會讓人進到內在,當下若保有清楚地覺知,其實就是一種動態的靜心練習。事實上長時間騎車會使得手臂僵直、腰酸背痛、屁股坐到開花,因此騎車過程我不斷進行身體掃描,並讓身體保持放鬆的狀態,意識警醒而身體不僵化,這讓我回家之後沒有出現身體疲憊或痠痛的情形,感覺像是一次很棒的正念練習體驗。

 

考量時間緊迫,此次行程並沒有在景點拍照,加油補給倒成了24耐環島的打卡點。由於缺乏機車油耗的經驗,為避免過了村沒了店的窘況,沿途共加了10次油〈12張發票包含:出發前一天及瑞龍開了2張〉,加上花蓮到桃園有雨,除了放慢車速,加上雨衣穿脫,都讓環島的時間增加不少。另外,原本準備的行動電源電力不足,手機已經沒電無法工作,行經嘉義布袋因路線轉彎迷航,幸好天已逐漸亮起,折返找回台17線,在沒有地圖導航的情況下,沿著濱海公路南下,終於順利完成環島旅程。

 

這是一趟全然騎車的旅程,一天之中看了墾丁空中飛翔的老鷹,蘇花公路上的險峻斷崖,暗夜的北濱山海,巨大的西濱風力發電機,晨光中飛躍鹽田的鷺鷥,以及台1線上在城鄉移動準備上班的民眾……,快速環島一圈也許沒甚麼好玩,但因時間與空間的交織,使我對這塊島嶼有一種新的感覺。走遍五湖四海的人覺得江湖好小,周遊天下的人覺得世界好小,當快速環島一周之後,我覺得台灣好小,那種小的感覺好像去了綠島、蘭嶼、小琉球一般,就在這塊彈丸大小的土地上,想到我們是如此的緊密,彼此應是休戚與共的關係,不禁深刻感受要更愛身旁的一切人事物才是!

 

感謝好友們在FB上對中年大叔機車環島的留言,首次24耐環島挑戰,最終以1180km25 h35m完成,是否還會有下一次不知道,然而,如果你心底也有一個夢,那就趕緊去實現吧!

  

#出發〈0505-07:05-高雄鳳山〉

#第一休息站:墾丁加油站〈0505-09:15-屏東恆春〉

#第二休息站:太峰加油站〈0505-12:13-台東太麻里〉

#第三休息站:長馨加油站〈0505-14:22-台東長濱〉

#第四休息站:崇德盈加油站〈0505-16:32-花蓮秀林〉

#第五休息站:頭城加油站〈0505-19:29-宜蘭頭城〉

#第六休息站:大武崙加油站〈0505-21:50-基隆安樂〉

#第七休息站:瑞龍加油站〈0505-23:54-桃園蘆竹〉

#第八休息站:通利加油站〈0506-02:11-苗栗通霄〉

#第九休息站:沿海加油站〈0506-05:03-雲林口湖〉

#第十休息站:明田加油站〈0506-07:51-高雄路竹〉

#完成〈0506-08:40-高雄鳳山〉

 

@人間萬象


#正念 #探險 #24











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

兩個不會

油漆在各種裝修中是重要的化妝師,

能將平凡無奇的造型妝點得光彩耀人,

油漆師傅除了要具備良好的色感外,

施工技巧也需要豐富的經驗累積,

我深覺油漆是一門專業的功夫。

我平時記錄了生活的種種樣貌,

不少朋友會打趣的說我還有甚麼不會?

站在油漆面前我只有兩個不會──

這個不會、那個也不會……。

正因為是自己不會油漆的技藝,

所以很想要嘗試漆出自己的顏色,

趁著這次裝修房間的機會,

我融入了毛刷與牆壁的接觸,

感受到漆料與水交織的淡薄或濃稠,

自己的身體姿勢、手眼協調與擺動,

過程猶如沉浸在正念的練習,

是十分特別的經驗。

由於在製作工序與經費的考量下,

櫥櫃外層貼皮、裡層則採染色處理,

然這要冒著染色不均處處疙瘩的風險,

心想就算染醜了也是自己用──免驚!

幸好在一氣喝成、不要回頭的念想下,

結果意外地令自己十分的滿意,

油漆前後果真判若兩櫃。

雖然自己手藝油漆像不像也有三分樣,

但各行各業都有其專業的技能,

我想謙卑是最好的學習態度,

當下次聽到我讚美你時,

也正表示我想向你學習喔!


@百工作坊


 #化妝師 #正念 #免驚 #一氣喝成 #三分樣 #謙卑 #讚美 #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