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◎蔡依真 1060905
明原編按:
當充滿感恩,自不起分別;自不起分別,當常住正念。
依真,一個從台南到高雄「淨心文教基金會」喝過幾杯正念咖啡的學員。每次來去匆匆,總是酷酷的神情,印象中是個不「笑」女。今年,正念放輕鬆二日工作坊想找個助教來協助課程的進行,大膽邀請了一點都不熟的依真參與,兩、三個星期下來,感覺她是個很有溫度的人,於是鼓勵她盡量將溫暖擴散出去,讓身旁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溫度、她的笑,說不定未來還會變成一個笑女!
我們常被過去的慣性思維綁架,缺乏信任感讓人擔心東、擔心西,那不僅搞壞情緒,又徒生煩惱……,而這正是多數人的日常。當我們只是保持當下的覺知,不以善惡美醜好壞作為評判,你將能體會正念讓人越來越覺得舒心,且很能享受當下的美好,又不徒增煩惱。課堂中、課堂外,依真體會到了正念的美好,我請她記錄下來,文中有著深刻的體驗,充滿當下。
以下是正念放輕鬆二日工作坊助教蔡依真的心得分享。
有沒有一種時候,覺得生活中一切都很平順,也沒發生甚麼特別的事,但就隱隱有一種無力感?每天做著例行性的工作,從早忙到晚,當夜深人靜的時候,內在卻常浮現空虛感?為了解決這種無力感、空虛感,我們找朋友聊天、逛街,當我們回到家坐下來的那一刻,那種空虛感一股腦地湧上心頭,卻說不上為什麼?
「我是誰?為了甚麼來到這個世上?」心中不免浮現這樣的問號。「我」是我認同的那個身分、職位、財富、思想嗎?既然如此,為什麼會覺得空虛?當這些都沒有了的時候,我又是誰?為了知道自己是誰,我踏上了尋找自己的旅程,也在遇見了「正念」之後,得以重新認識自己。
在偶然的情況下來到了「淨心文教基金會」,明原老師從正念是什麼、正念的基本態度開始說明,在提到「我是誰」的時候,以「見山是山,見山不是山,見山又是山」來形容,才明白原來小我是心智認同的我,真正的我是意識更加清明的我。這些都是在我進行正念練習以後,回頭反思才有更清楚的瞭解。
一路上跟著老師從正念咖啡、正念放輕鬆工作坊開始學習。正念放輕鬆是兩日的課程,透過吃喝玩樂學習正念,而去年和今年的課程我都有參加,透過不同夥伴的分享,讓我學習到不同的覺察,即使是相同的夥伴,也因為有所成長,分享的內容也不同,是值得一再參加的課程。
例如:透過課堂中夥伴的分享,在正念中可以覺察到慣性。以我的經驗來說,我很在意別人的眼光,當我學習往內看的時候〈覺察〉,覺察到了就先從不批判開始,慢慢的就不太在意他人的眼光,雖然現在偶而還是會在意,但是當我覺察到了,就先想一想這個眼光是我需要在意的嗎?如果不是,我能不能放下它?如果不能放下,就接納我就在意別人的眼光也沒關係,慢慢的信任就出現了。
想要培養這個覺察力,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開始練習,也許我們可以帶著好奇心,看看這個叫做某某某的人〈小我〉在做甚麼?面對事情有甚麼感覺?就像小時候第一次看到玩具一樣新奇,漸漸的不努力也會油然而生,然後就恍然大悟,原來正念的7個基本態度是相輔相成的。
我有時候會去附近學校的操場運動,那邊聚集了很多不認識的人,大家的共同目標就是運動,我想,如果只有我一個,大概跑個幾圈就走了,可是因為有一群人一起,會讓我想多跑幾圈,也增加我下次去跑步的意願,如同老師說的一群人才能走得長久,而當有這一群人一起的時候,我們還會覺得空虛嗎?
「我是誰?」這個問題沒有答案,是要靠自己一輩子去認識的,當我們打開正念的大門,其實也就是為我們的人生開啟了一條新的道路,而持續練習是通往這條道路的驅力。我們是否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,帶著這份意願,我們一起努力。